王剛現任中鐵二院黨委副書記、工會主席、副總經理。多年來,他始終堅持把員工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一切工作的目標,努力構建企業與員工發展共同體,為持續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貢獻著力量。
作為中鐵二院黨委副書記、工會主席、副總經理,王剛協助公司黨委書記負責黨建日常工作,他常說:“要種好‘責任田’、守好‘主陣地’?!?/div>
在抗擊疫情和企業改革發展的雙重挑戰下,他堅定不移融入中心,切實發揮黨建工作優勢,深入多家基層黨組織廣泛開展調研,積極推動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的深度融合。建立“四個融入”工作法,把黨的領導融入企業改革發展全過程、黨的組織嵌到企業生產經營各方面。深入踐行“黨建+”理念,依托高原鐵路、成渝中線高鐵、中老鐵路等重大項目,以基層黨組織為抓手,促進黨政思想認識統一、奮斗目標統一,心往一處想、勁往一處使,確保項目建設順利推進。
圍繞固本強基,王剛堅定推進二院黨建質量提升。他以建強基層組織、提升基層黨建質量為主線,嚴格落實“四同步”“四對接”要求,組織開展國企黨建工作會議精神貫徹落實情況“回頭看”工作,認真對照七個方面27項要點的50個“是否”對標檢視,突出黨建責任這條主線,構建起“明責履責、考責問責”黨建工作責任閉環,激發了所屬各單位強黨建、促業務的內生動力。
他著眼提升黨建工作活力,組織開展基層單位黨(工)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工作,建立健全“述評考用”有效貫通的工作機制,認真落實黨建工作聯系點制度,多次舉辦基層黨組織書記及黨務干部培訓班并備課授課,積極穩妥地推進發展黨員工作,組織開展“兩優一先”活動,僅2021年就有13個黨組織和20名優秀個人獲得國務院國資委、股份公司、各地方省委、省國資委、四川省勘協的各類表彰。
貼心暖心建家園
“努力構建企業與員工發展命運共同體”是王剛經常掛在嘴邊的話。他提出了“13588”工會工作方略,團結帶領廣大工會干部和員工群眾拼搏奮斗,為建設“幸福美麗二院”做出了積極貢獻。
實施凝心聚力工程,打造堅守初心、信念堅定的“精神家園”。他帶領員工扎實開展“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”主題教育和黨史學習教育,圍繞黨的十九大、建黨100 周年等重大時間節點,通過承辦股份公司巡回演講,舉辦員工文藝匯演、演講比賽、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,引導員工思想建設。他積極落實黨委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要求,帶領相關部門辦成了36項以前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好事實事,架起工會組織與員工群眾之間的“連心橋”。
實施建功立業工程,打造奮發有為、斗志昂揚的“奮進家園”。他圍繞重點工程項目建設,深入開展勞動競賽,為企業發展凝心聚力。先后牽頭承辦四項省級示范性勞動競賽,組織開展多項專題勞動競賽,推進企地共賽、區域聯賽,主持的《中鐵二院川藏鐵路勞動競賽案例》入選全國 “十三五”引領性勞動技能競賽典型案例。
實施先模選樹工程,打造愛崗敬業、爭創一流的“模范家園”。他大力弘揚三種精神,三年來,共選樹126個集體和240余名個人榮獲省部級及以上表彰。他常說:“要用身邊人講身邊事,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”,他指導在微信公眾號開辟專欄,持續刊發《小人物·大境界——我身邊的勞?!废盗袌蟮?,組織勞模先進開展事跡報告,并以內網、會刊、微電影、新媒體等為載體,立體營造勞模崇高、勞動偉大的企業文化氛圍。
實施素質提升工程,打造學習創新、銳意進取的“成長家園”。他先后帶領創建各類勞模創新工作室37家,榮獲省部級及以上命名表彰21次,實現了所有層級創新工作室命名表彰的全覆蓋。在他的指導下,張海波地鐵創新工作室牽頭中國中鐵城軌創新聯盟建設,率先開展技術交流,實現共建共創共享。
實施普惠關愛工程,打造扶貧幫困、關懷備至的“溫馨家園”。他全面推行“三讓四關愛五維護”員工關愛工程,持續開展“四季送”慰問活動,打造獨具二院特色的人文關懷體系。針對新冠疫情,他帶頭堅守崗位一線,迅速制定科學有效的防控措施,及時對12500余名員工進行全面摸排并建立動態跟蹤制度,為做好疫情防控提供了堅強保障。
實施固本強基工程,打造快樂工作、健康生活的“活力家園”。他著力豐富員工文體活動,在他的帶領下,工會以員工運動會、籃球比賽、微電影大賽等為載體,大力打造交子文化品牌活動;持續推進員工之家實體化服務陣地建設,廣泛開展“兩模一優”、會員評家等活動,積極開展工運理論研究。他先后當選四川省總工會委員和中國中鐵股份公司工會委員,被授予四川省五一勞動獎章和四川省優秀工會工作者。
堅守初心顯擔當
作為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幫扶工作的分管領導,王剛積極投身脫貧攻堅,對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涉及的重點單位、重要事項親自過問、親自督促,精準施策,扎實開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。在他的帶領下,中鐵二院鄉村振興辦(原扶貧辦)分別在四川省射洪縣書房嘴村和巴中市得勝村、萬壽村、岳王村及瀘定縣莊子村開展脫貧攻堅對口扶貧工作,幫助5個貧困村159戶貧困戶591名貧困人口實現率先脫貧。
在定點幫扶地區,他要求幫扶干部協助當地大力實施農業“特”“優”戰略,做好農產品精深加工大文章,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壯大和幫扶資金落實;強化“扶智+扶志”,開展“金秋助學”“科級點亮夢想”等活動,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,引導鄉村學子以鄉村振興為己任,報效祖國、反哺家鄉;以瀘定紅色城市為依托,將黨建活動作為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平臺,不斷夯實村企黨建工作共建互享工作基礎;組織開展“以購代捐”,增強幫扶地區經濟活力和發展后勁,推動特色產業不斷壯大,確保幫扶村民實現持續穩定增收,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。如今,他帶領二院幫扶團隊,正在定點幫扶瀘定縣咱里村實現鄉村振興。 曹世超